今天,在頭條和百度新聞看到了幾個關于城鎮化率的問題。
我們先來看看數據,2019年全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,占總人口比重(常住人口城鎮化率)為60.60%,城鎮化率首次突破60%大關,比上年末提高1.02個百分點。
13省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全國平均水平,其中,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廣東、江蘇、浙江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超70%。上海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最高達到88.10%,北京位居第二,常住人口城鎮化率86.60%,天津以83.48%的城鎮化率排名第三。值得注意的是,截至2019年,仍有18省份城鎮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。貴州、云南、甘肅、西藏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不足50%,西藏最低僅31.50%。
可以看得出來,按照發達國家城鎮化率超過70%計算,我們的城鎮化率還有10%的發展潛力。而且,可以說,城鎮化率越低的地方,潛力巨大。
目前看,城鎮化率超過70%的的省市全國只有六個,分別是上海,北京,天津,廣東,江蘇,浙江??梢悦黠@的看出來,這都是經濟發達地區。
而全國大部分省份,城鎮化率都在70%以下。
這也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,那就是國內大部分的城市并沒有完成城鎮化,也就意味著未來全國大部分的三,四線城市依然有一個緩慢的人口增長的過程。
未來,隨著技術的進步,會有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進入城鎮。
隨著人口的進入,隨著而來的住房需求,還是會導致房子的供不應求。
而現在的實際情況是,一方面,一些小城市人口負增長,但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,人口其實都是在正增長的,但是比起前幾年來說,很緩慢。這也是造成大家一種錯覺,那就是城市在停滯不前。
這一點,可以從西部地區的蘭州,銀川,西寧,拉薩,天水等這些城市看的出來。正是因為這幾年,這些地區的城市化率低,這些城市的人口還是在緩慢的增長,帶動這些城市的住房價格上漲,而且住房的供需增大。
在目前來看,我們需要客觀的分析才能確定未來城市的發展和房地產行業的發展。
實際上,我國的房地產并沒有飽和,而是發展的不均衡。在一些鄉鎮和小縣城過度的開發了大量的住宅,另外前幾年各地興建的大批的農村改造型住房。由于城鎮化的發展,人口逐步往大城市轉移,這些地區目前都成為了空心村和空心鎮,在這些地區,造成了一部分的資源浪費。
但是在三四線城市,由于城鎮化還沒有完,目前的住房市場并沒有飽和,未來還有10年的發展時期。
未來,房地產市場還是有很大的市場,但是增速一定會逐步降低。
房地產企業競爭會進一步加劇,整合重組也會逐步增多。
未來,讓我們一起期待??!